在大學校園里,總有這樣一群人,在繁星點點的清晨起床,陸續(xù)打開通往知識海洋的大門,又在深夜亮著一盞不滅的燈,等待著每一位歸來的學子。這群人每天默默無聞,起早貪黑地守護著整棟宿舍樓,她們就是我們的宿管阿姨,我們的校園媽媽。
3月10日的早上,8號樓的宿管員張秀芳同往常一樣打掃著大廳的衛(wèi)生,在她埋頭干活的時候,發(fā)現有一名同學走路有點不對勁。她便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前詢問,隨后得知這個女孩是因為不小心將暖水壺打碎,腳部被燙傷才一瘸一拐的走路。聽到女孩說身上有傷,張秀芳內心一緊,便趕緊拉著女孩進了值班室讓她坐下,說幫她看看傷。當張秀芳看到女孩被燙傷的腳踝,她非常心疼,又擔心耽誤治療便趕緊拍下照片,發(fā)給了她在北京空軍醫(yī)院工作的大女兒。隨后張秀芳與女兒打電話確認,女孩受到了二級燙傷,需要小心護理,于是她又問明了護理的注意事項。在電話溝通的過程中,她一邊聽女兒說一邊復述:“傷口有深有淺要減少活動,盡量將腿平放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宿舍有暖氣盡量靠近暖氣這樣有助于傷口恢復等等”,掛掉電話后她把注意事項一一叮囑給女孩。張秀芳擔心女孩生活不方便,詢問后得知她住在6樓,而且是大四的學生,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在宿舍。張秀芳為了盡可能地保護女孩就明確表示“你有什么事跟阿姨說,阿姨幫你處理”,說著便讓女孩加了她的微信,然后再三對女孩囑咐:“你有什么需要跑腿的微信上跟阿姨說,阿姨幫你帶”。
張秀芳更忙了,因為學校封校,她既要值班又要打掃兩層樓的衛(wèi)生,還要在這中間擠出時間去照顧受傷的女孩。已經61歲的她,每天早上、中午爬6樓給受傷的女孩送飯、打水,去超市買日用品,并且每次去女孩宿舍她都要看下她的傷口,幫女孩換藥;女孩穿的牛仔褲太緊不好穿脫,她就幫女孩換上寬松的運動褲;女孩洗頭不方便的時候她就在一旁照顧,期間女孩的傷口長好后又開裂,張秀芳看到后很心疼,所以那段時間只要有同事幫忙盯崗她都會去6樓照看女孩。在張秀芳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女孩終于慢慢恢復過來,女孩和父母都很感動,非常感激張秀芳無微不至的關懷。為了表示感謝,女孩買了水果送到值班室,但是被張秀芳謝絕了,她告訴女孩:“孩子,你能好就行,阿姨家里有三個女兒,看到你們就跟看到我家閨女一樣,你現在需要營養(yǎng),這水果你拿回去自己吃。”
女孩拗不過張秀芳,便寫了一封感謝信放在了值班室的辦公桌上,恰巧被巡視工作的劉經理看到,我們才知道了這個事情。學校的學生處為此也核實了情況,給予張秀芳獎勵,但是她堅持認為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并不需要獎勵,最后在劉經理的強制要求下才接受。
此后這個女孩就把張秀芳當做了知心人,什么事都去找她,有一次女孩擔心自己發(fā)燒,聽到張秀芳說沒事后才放心。我們從學生們的口中了解到,張秀芳是位暖心的阿姨,就像媽媽一樣。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她會第一時間收起來學生們在外晾曬的被褥并寫好紙條讓學生們去取,有的被褥掉地上臟了,她也會幫學生們清洗。學生們的外賣到了,她會及時通知學生,甚至有的學生遇到生活中難題也會去找她疏導。來往的學生看到她都會親切的和她打招呼,有的學生給她偷偷放了洗衣液。
與張秀芳聊天我們了解到,她有三個女兒,丈夫平時工作比較忙,三個孩子是自小都是她一個人帶大的,現在孩子們都成年了,大女兒從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就業(yè)于北京空軍總院;二女兒畢業(yè)于華北電力,三女兒現在是公司高管還給他們老兩口在保定買了房。三個女兒的成就離不開她的陪伴和引導,現在她的孩子長大了,她便把學校里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在乎掙錢多少,只為每天看到這些來往的學生,能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很滿足,感覺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又是一個日出日落,張秀芳在她平凡的崗位上一直堅守著,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守護著每一位學子,這就是她最喜歡的工作。像張秀芳這樣默默付出的裕康人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去了解他們,向他們學習。